阜新新闻网

知识点总结(三)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2022-09-27 10:21:28

感受换算的思考方法。例3图文结合给出自动铅笔的笔芯长6厘米,要求学生用毫米作单位,表示这个长度。学生在图画直观的影响下,能够看到6厘米是60毫米;想到1厘米是10毫米,6厘米是6个10毫米。像这样,根据进率“1厘米=10毫米”,推算6厘米是6个10毫米,即60毫米,就是解答这道题的思考方法,也是把较大单位表示的长度改写成较小单位表示的长度时的基本方法。
教学例3,应该把换算的思考方法作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经历“产生思路”和“体验思路”这两个环节:第一步以直观为主,看着直尺测量笔芯长度的图画,体会“6厘米是6个10毫米”;第二步,看着数学问题“6厘米=()毫米”想“1厘米是10毫米,6厘米是6个10毫米”。
“想想做做”第2题,安排学生分别测量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中各条边的长,先说出是多少厘米,再说出是多少毫米。仍然是让学生既感性又理性地体验大单位长度换算成小单位长度的思路。

五年级数学题100道

三年级数学

三年级上册数学

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梯形的高;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梯形面积的 2 倍,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1)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2)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 2 倍。10、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

精确数:在实际问题中与现实生活完全符合的数,不多不少。
近似数:表示不是精确数,接近精确数的数据就叫近似数。近似数的前面有“大概”“大约”“约”、“近”,后面有“左右”等字。在实际的生活中,有时不需要十分准确的数据,在能说明事情本质的前提下,可以用近似数。
求近似数的方法:用“四舍五入法”来求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关键看所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如果这一位满5,则向前一位进一(即“五入”);如果这一位不满5则舍去(即“四舍”)。(注意:不用管尾数的后几位是多少。)
例如“787871”精确到万位,就只要看千位的“7”,7满5向前位进一,所以787871≈ 79万。“3614887842”精确到亿位,就只要看到千万位的“ 1”,1不满5则舍去,所以3614887842≈ 36亿。(注意:最后一定要写出单位名称“万”或“亿”。)

完善换算的思考方法。“试一试”给出电脑桌的高是70厘米,要求学生用分米为单位表示这个高度。例题把这个实际问题用数学方式表示成“70厘米=()分米”,让学生想办法解决。这里虽然与例3有所不同,是把较小单位表示的长度改写成较大单位表示的长度,但仍然可以用类似上面的方法解决问题。如果在米尺上看,70厘米是7个10厘米,即7分米。如果从长度单位的进率思考,10厘米是1分米,70厘米里有7个10厘米,应该是7分米。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在交流中整理解答这题的思考方法,帮助学生自主完善单位换算的方法。 

计算圆木、钢管等的根数:(顶层根数+底层根数)×层数+2
组合图形的面积:【方法:分割法或割补法或剪移(旋转)拼,转化成已学的简单图形,通过加、减进行计算。】 

改写(不会)改变数的大小,所以要用“=”;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会)改变数的大小,取的近似数有可能(大于)原数,也有可能(小于)原数,所以要用“≈”。“≈”是约等号,读作约等于。
远古时代,人们用石子、结绳、或刻痕等方式来计数。石子计数、结绳计数和刻痕计数都体现了数学的“一一对应”思想。后来用计数符号来表示数,如古埃及象形数字、玛雅数字、中国算筹数码。
我们现在使用的从0到9的10个数字,通过十进制可以表示任意一个数,这种数字称为印度-阿拉伯数字。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阜新新闻网版权所有